代写吧
让代写吧为你解决写作烦恼
daixieba
点击了解更多>>
好的文章是提高品牌知名度和树立品牌形象的武器,是销售最普通最有力的推广方式。代写吧,专业代写服务   提升品牌价值!
Idea is to increase the brand awareness and brand image of weapons, is the most common and effective way of promoting sales. So-and-so advertisement design, professional 
INEWS / 资讯中心
代写吧,代写文章我选她
做专业代写,我挣到的不只是稿费
来源:知乎 | 作者:代写吧 | 发布时间 :2020-09-10 17:01:39 | 647 次浏览: | 分享到:
在这些五花八门的文章里,我最喜欢写的是和文学相关的约稿。比如,读后感、散文、小剧本、小故事以及征文。

       在这些五花八门的文章里,我最喜欢写的是和文学相关的约稿。比如,读后感、散文、小剧本、小故事以及征文。


       1
       我做代写,是为了赚钱。
       2015年,我还在造价事务所,每天和各种图纸、数字打交道。工作中和写作相关的事很少,有也是党员、讲座、红色旅游学习心得、年终总结、工作计划这类公文。
       写这些材料,对我来讲并不是难事。因为工作之余,我一直保留着看书、看杂志的习惯。不管什么书,看多了,总会有自己的想法。尤其是,像我这种原本就有一点点写作基础的角色。
       在被单位领导夸了几回文笔不错,以及帮业务往来的同行代写过几回材料后,我又产生了才华被埋没的幻觉。我总觉得,我该去写点东西才对,做审计怪浪费的。
       很快,促使我再次去写的事情发生了。
       部门一个同事,父亲因心脏病住院,小康之家一夜之间捉襟见肘。她做建筑设计师的老公,全程都没有去上海医院看她和岳父一眼。当时,她还不到30岁,年薪已有10万。
       我在10月25号的日记里写道:“她工资已经蛮高了,结果还是要自己想办法来借钱凑手术费。人的感情很凉薄,老公没去看,好像不存在似的。人性不是用来考验的,也经不起考验……好好写稿子……”
       这种与生俱来的危机意识影响很大,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,我就码出了4万多字的小说。看着越码越多的字,我却踌躇起来。大学临近毕业时,我曾在网上连载过一本20多万字的小说,扑街了。那时,不想挣钱,也就没什么感觉。
       此一时,彼一时。我害怕重蹈覆辙。
       纠结了一两天,我果断调整写作方向。将小说停下后,我开始在网上寻找各种征稿、写手招募的信息。
       我就是在这时遇见向老师的。
       向老师自称是一家文秘网站的工作人员,常年招收各类写手。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加了她的QQ号。她随即就发来写手登记表以及代写注意事项。登记表中要填写个人信息、银行卡信息、擅长的写作方向。
       我填完表发给她。她告诉我,接下来等约稿即可。
       我那时对代写一无所知。但我很清楚,肯定和我主动给报纸副刊、征文比赛投稿不一样。可我没有选择余地,我投的那些稿子都石沉大海了,只有这个向老师还在和我聊天。
       既来之,则安之。先写起来再说。


       2
       向老师没有骗我,11月初,我就收到第一个约稿函。
       约稿函是客户约稿时填写的一份材料,里面有约稿题目、稿件要求、约稿题材、要求字数、要求完成时间、约稿人身份、稿件用途、客户提供的材料、联系电话、联系邮箱等信息。我拿到手时,客户联系方式是删除的。
       这个客户是个新郎官,要求代写一副包含他们夫妻姓名的对联,婚礼现场用。我很想拒绝,而且我写的擅长文字方向是散文、小结、心得体会、总结,没有对联这一条。向老师说,暂时没找到合适的写手,你试试!
       那一年,我刚好在看唐诗三百首。“熟读唐诗三百首,不会作诗也会吟”,为了检验学习成果,锻炼文笔,我硬着头皮将稿子接了下来。在截稿日期前,我写了两句发给了向老师。客户竟然认可了。
       被石沉大海的那些投稿戳破的“我是个人才”的幻想又膨胀了起来。
       12月初,向老师发来稿费申请单以及财务邮箱。她让我在每月3号到8号期间,把稿费申请单发到财务邮箱,每月18号左右发稿费。我照做。财务很快添加我qq,并发来稿费核定单。对联的稿费是20元。
       在我摩拳擦掌,准备大显身手之际,向老师却一直没再给我发约稿函。隔了个把月,好不容易等来第二个约稿函,但打开一看,我脸就烧了起来。那是一篇软文的约稿函,产品是女性私护用品。我确实很想挣稿费,也确实想证明自己是个有两把刷子的写手,可我是个和异性说几句话都会脸红的人。
       我立场很坚定地拒了稿。
       这次拒稿之后,我对这个代写网站的期望值由峰顶降到了谷底。我觉得还是走中规中矩的投稿路线才是正道。毕竟,我原本想写的也是中规中矩的文章。我一边疯狂看书,一边继续给各种征稿邮箱投稿。
       没有期望就没有失望,偶尔还会有惊喜。
       2016年2月,向老师再次给我发约稿函。这次总算是我擅长类别的文章,一个国税系统职员的演讲稿。我按照规定要求,规定字数,以及规定的日期将文章发了过去。一次性通过,稿费45元。
       到了3月份,我的约稿函开始增多。然而月初,向老师就在QQ上发了条动态,她辞职了。很快她的QQ姓名换成了“写作部—杨老师”。新来的杨老师让我把擅长的文章类别给她发一遍。当天,她就给我排了两篇稿子。稿费标准是千字30元,特稿特算。我回她,向老师给的是千字35啊?她回我,同事弄错了。
       我那时不会想到,我后来和杨老师的合作会有两年之久。而且,最后是以我拒绝接稿而告终。接下来,只有我不会写的,没有客户不会约的稿子纷纷传来。若干想不到的约稿人,都隔着电脑站到了我面前。
       那两年,我确实挣到了很多东西,除了稿费。


       3
       3月份我写了几篇散文、发言稿、心得体会,以及一篇毕业论文。
       我拿到这篇毕业论文的约稿函时,来来回回看了三五遍。原来,论文也是可以代写的!上了四年学,几千字的论文也整不出来,真是烂泥扶不上墙。要是他(她)知道,对面给他(她)代写的是个工科毕业几年的业余写手,该作何感想?
       我一边挣着人家的稿费,一边将人家腹诽了一遍。
       杨老师告诉我,论文只要查重率不超过25%就行。也就是说,在一定范围内,我是可以借鉴别人的论文的。冲着过百的稿费我接下了这篇稿子。
       论文主题是《母婴企业微传播营销》。我既不了解母亲,也不了解婴儿,更不了解企业,可是我还要谈营销,而且还是微传播的。我先浏览了几遍杨老师给我发的论文模板,接着就开始泡图书馆以及各种关键词百度收集材料。十天后,我把论文给杨老师发了过去。
       论文只修改了一次就通过了。
       过了几天,杨老师又给我发了一篇论文约稿,题目是《非政府组织研究综述》。有了第一篇论文写作经验,我没有一丝犹豫就接了稿。但这篇论文交了后,我就拒接论文了。一来论文特别耗时、耗心血,而且要根据老师的反馈意见不停地修改;二来,对我锻炼文笔也没多大作用。
       隔了些时日,杨老师让我帮忙给另一个写手接的论文做修改。这个论文,查重率一直居高不下,接稿的写手改了几次后就甩手不干了。杨老师说,只要我把查重率降下来,稿费就归我。
       我接下后,逐字逐句改了一遍,稿子就过了。这次改稿让我百感交集:同情花钱却没碰上敬业写手的学生;鄙视光想拿钱却不好好写的写手;当然,更佩服像我这么敬业的写手。
       自从几篇论文代写后,我能明显感觉到,杨老师对我的信任。我的约稿函渐渐增多,题材越来越广泛,涉及的行业也越来越多。
       有纺织行业的调研报告、“两学一做”系列讲话辅导会报告、金融专业实习心得、别克经销商经营能力提升计划、家政行业融资计划书、大学实践报告、苏宁易购客服经理人物描写、黄海商业计划书、淘宝软文、读后感、新人婚礼故事片编写、红色旅游心得、十三五规划教材高职高专编写通报会发言稿、县长发言稿、年会小品、散文、电视台小剧本等等。
      约稿人也是覆盖360行。有学生、老师、公务员、医生、CEO、技术员、个体户、银行职员、小老板、销售员、4S店工作人员、婚庆公司工作人员、广告公司策划、电视台编导、军人、武警……
       每次给我发新题材约稿时,杨老师总是口气轻松地讲:百度百度,借鉴借鉴就成了。在她这种藐视文体的气势下,我真的接下了这些约稿。


       4
       我收到的约稿里,学生是主力军,上至大学,下至小学。
       没错,小学生也有。
       我替一个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代写过一篇《红领巾中国梦》的演讲稿。文章是其母亲约的。这篇文章的结尾,我用了这两句话:少年智则中国智,少年强则中国强。
       到了六七月份,又来了一波大学生约稿高潮,各种专业的暑期实践报告,会计、行政、纺织、营销等等。我想出了一个偷工减料的方法:只要将专业、工作内容和细节根据实际情况修改,其他的感慨和心得照搬,就可以应付各种专业的约稿。
       这些学生两个多月都没拿起笔写的字,我一两天就写完了。
       一般约稿期限都在3天左右,我极少有拖延的现象。唯一一次爽约还是因为突发事故。
       2016年8月,因为变故,我的情绪一直处于崩溃边缘。此前,已经接了3个约稿的我,不得不主动和杨老师联系退稿。那是我唯一一次爽约,她二话不说就将稿子兜了过去。
       隔了一个多月,她开始隔三差五问我能不能接稿。我就是在杨老师的约稿、催稿里一步步从情绪的废墟里走出来的。
       出于感激,后来,只要看着能写的稿子我都接了下来。那时,她开始给我发小剧本的约稿函,我不会,就从零开始自学。找样文看、找书看,先模仿、再创新。PPT、商业计划书、融资计划书、软文、调研报告也都是从零学起。
       我从不敷衍任何一篇约稿,即便稿费不高。
       这种码字态度很快就在客户那里得到反馈。有个编委办的领导在约稿中指明让我帮他(她)代写新闻稿。他(她)对我此前帮他(她)代写过的一篇稿子很满意。
       即便是这种情况,我和客户也不能直接联系。
       只有极少数情况,杨老师才会将客户联系方式发给我。有一个商会的调研报告因为时间紧急,必须在杨老师下班后的时间段里发稿。我给客户发稿后,对方想添加我为好友,希望长期合作。他告诉我,这样可以免去网站抽成,也方便沟通。
       我拒绝了。
       不到一年,我的稿费就稳定在2000元左右。可能对现在很多单篇稿费动辄一两千的作者来讲,不值一提。但以千字30的标准来算,我每个月必须码到7万字才能换回这些钱。
       代写一年多后,我也摸索出了一些约稿规律:3、4月份以论文居多,6、7月份以实践报告居多、下半年以小结、发言稿、总结、心得居多。特殊时间节点,会出现特定主题约稿。比如,“十九大”“中国梦”“两学一做”“扶贫”。就一个“两学一做”我就写过教师的、大学生的、医院的、银行的、烟草行业的。


       5
       在这些五花八门的文章里,我最喜欢写的是和文学相关的约稿。比如,读后感、散文、小剧本、小故事以及征文。
       我写过《此生未完成》《我们仨》《浮生六记》《孩子你慢慢来》的读后感。凑巧这些书我都看过,家里也有。接到约稿后,我会将这些书翻出来再看一遍。写这些稿子时,我总有种赚到的感觉。
       也有我没有的书,需要写读后感的。
       有个留学生需要写一篇《电影美学与文化学:电影思维的特质与审美救赎作用》的读后感。我没有听过这本书,遂婉拒。但杨老师拜托我想想办法。最后,她给我找来了pdf的电子版。我看完后,连夜码字并赶在凌晨12点之前给对方发了过去。然而,对方告诉我,因为时差的缘故,稿子晚了。
       因为长期合作,杨老师对我也有适当照顾。像这种我原本已经拒绝的稿子,但碍于情面最后接下来,又被客户无理拒稿,她总是在适当的时候给我一篇她自己的稿子,补贴我几十块。而且,合作时间长了,她还会将派稿单截图给我看,让我自己选。
       这多多少少让我有点意外。
       我是在接了一个润色小说开篇前三章的约稿后,开始自我怀疑的。约稿的客户希望写手帮忙把前三章修改补充到2万字。那是一篇古风文。我忽然想到被自己搁在文件夹里的那篇小说。我自己的都不写了,这会却在替别人写。
       有一次,我接到了一个学校里的征文比赛约稿,参加的对象是老师。交稿后,我仔细地想了想,我已经有两年没投稿了。
       约稿函里有一条说明:文章版权归约稿客户所有。起先我并没有什么感觉,但代写的时间长了,特别是在写各种比赛征文、小说、小剧本后,我的心理落差就出来了。我很想把我的名字和我写的文章放在一起,即便这篇文章不入流。
       2017年年末,杨老师给我的约稿一如既往的多。年会小品、各行各业的总结、小剧本、心得、PPT。
       PPT的稿费破百,但要求也高,先要搜集素材写出文字报告,再制作PPT,还要客户不退稿才行。我不想接这个事情。那时我对自己的定位已经明朗,只写对文笔有帮助的文字。杨老师晓之以情,动之以理地请我帮忙。
       我说,这个稿子真的很麻烦,如果客户最后退稿,你也要把稿费算给我啊。此前,我从来没和她提过一次稿费的事。即便是遇见一个稿子故意让我改9遍,最后还是退稿的客户,我也只字不提。
       她答应了。


       6
       18年春节前,杨老师的一个女同事,胡老师主动加了我,说以后负责给我排稿。说是她排,这期间,杨老师也在给我排稿。我后来琢磨着,是不是她们单位看着我和杨老师合作时间长,怕我恃宠而骄谈条件才这么做的。
       可这也没什么不对,我本就是一个为钱而来的写手,仅此而已。
       这之后,我原本就不高的代写积极性更是低迷。我开始婉拒两个老师的各种约稿。没过多久,又只剩下杨老师一个人盯着我约稿。约稿的题材也逐渐变为单一的剧本。
       我开始尝试转型,主动给各种征文比赛、杂志投稿。代写两年虽然没挣到多少稿费,但意想不到的好处显现了出来。因为代写,我涉足了很多行业领域:金融、医疗、保健、能源、教育、互联网、政府、家政、零售、基建、旅游、消防等等。这些领域很多我都完全不了解,但只要接下约稿,我都能在规定的时间内搜集到相关素材,写出约定的稿子。这让我积累了一定的找素材以及灵活多变的写作能力。
       18年下半年,我侥幸在一次征文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。那是我尝试自主投稿后,第一次看见自己的名字和文章排在一起。
       别人只能看到获奖的这1000多字,但我知道这背后有百万字打底。
       这几年,杨老师断断续续地找过我几回。有时告诉我稿费申请单换新格式了,有时直接给我发一个小剧本的约稿函。去年7月底她又一次给我发约稿函。
       我想,作为一个代写写手,她对我应该是满意的。